中国作为头号能源消耗大国,随着经济发展,能源需求压力越来越巨大,有数据显示,中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占比已上升到27.45%,而在所有建筑中97%以上都是高耗能建筑。由此,能源危机显而易见,建筑节能迫在眉睫。
早在2012年,节能环保产业就被国家列为战略新兴产业,各地政府均把节能减排划入了重点工作范畴,并出台了补贴、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及项目。尤其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节能服务行业享受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,建筑遮阳行业得到重视和发展。
2016年,新《节能能源法》出台,国家鼓励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使用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,地方政府积极响应,如北京市发布《北京市“十三五”时期民用建筑节能发展规划》,对绿色建材在新建建筑上的应用比例做出规定。
到了2017年,建筑节能、绿色建筑的概念更深入人心,国家及地方政府大力扶持,绿色建材及遮阳节能产品的应用越来越被关注,如江苏省全面贯彻落实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》,强抓全省建筑工作任务;在2017年10月20日执行的《长沙市民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管理办法》中也做出特别规定:新建建筑应大力应用高性能门窗及推广外遮阳绿色建筑技术,既有民用建筑应优先采用建筑外遮阳、节能门窗等改造措施
整体来说,新《节约能源法》和各地建筑节能相关政策,为建筑遮阳行业带来了巨大利好,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国家在建筑节能领域投入将逐年增大。,预计2020年国内建筑总需求将达到810亿元,出口将达到150亿元。而这一片大好的政策形势,为建筑遮阳行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,产业不断壮大,目前行业基本现状如下:
一、产量和效益保持增长较快。2010年建筑遮阳行业总产值270亿元,2015年底产值达到780亿元,5年内增长近3倍,2017年也迎来阶梯性增长。产品结构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全面转型升级,不同层次消费需求得到了满足。并形成了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广东、湖南、山东建筑遮阳产业集群地,大批有实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开始与国际接轨。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建筑遮阳最大集群地的江苏,由于品牌繁杂,小企业众多,产品同质严重,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,而引起众多遮阳品牌商退出江苏市场,迎来建筑遮阳在新地区的崛起和壮大。所以,建筑遮阳行业在发展同时要规范行业秩序,也需要政府支持和推进,以此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。
二、标准体系基本建立。到2017年,住建部相继发布了多项遮阳行业标准,其中涵盖了术语标准、通用要求、产品标准、方法标准和工程技术规范等多方面。同时,各类建筑节能标准设计都强化了对遮阳的要求,北京、上海和江苏强制规范对遮阳系数的要求,湖南也在今年全面实施65%建筑节能强制标准,各地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图集也陆续出台,建筑遮阳行业标准体系基本建立。同时,政策的落地具有特殊性和局限性,不是所有地区都符合江苏强省的发展基础,对于其他地区仍存在标准不规范执行的现状,因此,企业应积极与政府合作,推广建筑节能政策,让规范切实可行,标准真实落地。
三、生产设备及研发技术亟需创新。在建筑遮阳行业发展过程中,也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。不容置疑的是,我国目前建筑遮阳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具有明显地差距。国内厂家生产设备在精细化程度上远达不到高品质产品要求,国内企业在产品研发领域涉足较少,经验短缺,即使在中国很多具有名气和实力的厂家,也是通过学习国外的生产技术,引进欧洲进口生产设备,自我创新能力低下。庆幸的是,中国部分科技创新型企业开始觉醒,开拓中国建筑遮阳技术研发的新领域。
尽管中国建筑遮阳行业发展势头迅猛,也取得一定成果。但是,企业整体生产规模较小,落后产能占相当比重,总体工艺技术装备落后,这是整个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。并由于这些问题,引发出三个不容忽视的现象:一是企业缺乏足够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,在经济出现波动时,小企业开始出现危机;二是同质化严重,自主知名品牌比较少,出口产品多为贴牌生产;三是产品质量较差且不稳定、管理水平不高、人才缺乏、科研投入不足、缺乏发展后劲,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还有差距。总的来说,中国建筑遮阳行业要长足发展,需率先解决以上问题。